Challenge that Remains – Portfolios
A company rejected my internship application but sent some resources for guidance on improvement. It includes by far the best article I’ve read on current problems of UX portfolios. How would you break free from…
A company rejected my internship application but sent some resources for guidance on improvement. It includes by far the best article I’ve read on current problems of UX portfolios. How would you break free from…
在 RSS 的鼎盛时期,我还太小 (实事求是)。后来我设想了一个公众号阅读体验 flow「浏览推送标题,制作阅读列表,估算时间,进行阅读」。结果震惊挫败又惊喜地发现,这不就是 RSS 吗?果然好的主意都被别人落实过了。
Every single article I find on this topic is written for developers on how to write more ethical programs. I am writing this for everyone else, consumers of algorithms.
希望这点申请信息可以帮到你~
中国风的视觉形象是建立在文化形象之上的。所代表的视觉风格不仅仅是“古风”而已,而是我眼中一种与苹果、dribbble 代表的流行形成对立,以沉静清淡为美,围绕中文的书写体系展开的风格。继续看看你同不同意呗。
你以年为单位的努力不会被几个月的非常抹去。困难会试出你的初心和热爱。你值得的那个offer总有一天会来。
我们都生于忧患。
今天在读一本 Ethnography / Qualitative Research 的书,其中的一个人类学理论让我突然想谈谈《后浪》。网上的评论我没有读太多,总觉得两个阵营对战没意思。但现实生活中也没人和我讨论这个话题,今天和你探讨一下呗。
今天真诚推荐以及评论一些我为之掏钱的 produtivity tools,这也是以后我想从事的方向。从人人都用的开始,说到写文章用的、以及设计师专用的。
这引发了我对所谓“斜杠青年”的一些反思。这本自传的主题最终升级到探讨生命的意义,而文书只要写出选择你事业的意义就很棒了。那么,在我的生活中 different layers of identity(不同层面的身份属性)是该被割裂还是该互相影响呢?我走过的那些貌似是弯路的路到底是斜杠之后的无用功还是让我与众总不同的竞争力?
好+坏+好的“三明治法”被滥用的太严重了。很容易让对方觉得你不真诚,夸奖的地方只是因为要完成“三明治”的结构强行凑的。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积累的 Feedback 方式~